為什麼買房要懂一些冷知識?
很多人以為買房就是看屋、下斡旋、貸款就結束,
但真正內行人都知道:
✅ 銀行怎麼貸、貸多少,跟你準備的文件和小細節息息相關
✅ 斡旋金怎麼談、怎麼殺價,有時候靠一句話就能省下好幾萬
✅ 有些看似『小錢』,但忽略了後面會一直燒錢!
這篇就幫你整理 5 個買房冷知識,看完下次買房不踩坑👇
✅ 1️⃣ 同一家銀行,不同分行利率可能不同!
📌 很多人以為找一家銀行貸款就好,
但其實同一家銀行,A 分行和 B 分行利率、成數、承辦窗口給的彈性 可能完全不同!
有些分行比較保守,頂多 7 成,
有些分行跟房仲、建商配合久,可能一口氣拉到 8 成。
👉 建議:可請房仲或貸款代辦多問 2~3 家分行,省下來的利息差,長期就是一筆小獎金!
✅ 2️⃣ 銀行最在意的不是你薪水高不高,而是你有沒有『正常繳稅』
📌 很多自營業者明明收入不錯,但報稅金額太低,
銀行評估你還款能力還是看『報稅資料』+『勞保薪資』。
所以如果打算買房,最好提前規劃報稅,不要硬壓到最低。
✅ 3️⃣ 斡旋金金額不見得要下得太滿
📌 有些買方怕買不到房,一口氣斡旋金下很高,
但賣方有時候會抓準心理就不再降價,反而少了議價空間。
👉 討論斡旋金金額跟仲介一定要先喬好,保留彈性、給對方回旋空間。
✅ 4️⃣ 成屋殺價,有時候靠屋況細節
📌 很多中古屋談價最常用的理由是:
-
屋內漏水、磁磚裂痕
-
管線老舊要重拉
-
無電梯需要改裝
這些都可以拿來當作砍價點,找驗屋師或帶懂行情的仲介陪看,很關鍵!
✅ 5️⃣ 買房後的持有成本,很多人都忽略!
📌 很多人算到頭期款、貸款利息就停了,
但沒算到:
-
管理費
-
車位維護費
-
房屋稅、地價稅
-
社區修繕基金
有些新大樓一年管理費就好幾萬,
買房前一定要問清楚社區公告費用,避免後面住得很心痛。
✅ 結語
買房沒有想像中複雜,但有很多小眉角靠經驗累積,
多懂一點,就能多省一點、多談一點。
如果你最近也在找房、想了解如何談價、銀行怎麼貸最划算,
歡迎直接找我們,幫你省下時間也守住荷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