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屋翻修有什麼特別?
買老屋或繼承老宅,是許多首購族、換屋族的選項。
但老屋常見的問題就是管線老舊、結構安全、隔音不佳,一旦要動工翻修,就會遇到許多細節要顧好,特別是跟鄰居的溝通和噪音管理更是關鍵。
✅ 舊屋翻修前 3 大重點
🔑 1️⃣ 管線更新一定要做
📌 老屋最怕漏水、電線走火,翻修前務必檢查:
-
水管、排水管:是否鏽蝕、堵塞,要不要重拉管線。
-
電線、電箱:舊屋常見線路不足,電容量需增載,避免用電安全疑慮。
-
瓦斯管線:如有瓦斯管也須檢查是否需更新或移位。
👉 這些都應在拆除階段就確認好,避免裝潢好才發現漏修,白花錢又重做。
🔑 2️⃣ 施工噪音怎麼降低?
📌 舊屋多在集合住宅,施工噪音很容易被投訴。
翻修時:
-
與工班約定施工時間(避開清晨、深夜、假日)
-
使用低噪音或乾式工法(如部分隔間改輕隔間牆)
-
大聲施工(拆除敲擊)安排在白天一次完成
🔑 3️⃣ 先跟鄰居溝通、取得同意
📌 舊公寓翻修最怕鄰居抗議!開工前:
-
主動告知樓上樓下、左右鄰居施工期程、時間
-
張貼公告在樓梯口或電梯
-
若需佔用公共空間(堆放建材、垃圾),記得事先取得鄰居或管委會同意
✅ 做好溝通,後面施工糾紛會少非常多!
✅ 舊屋翻修常見小細節
✔️ 記得申請裝修許可(部分社區需要)
✔️ 找有舊屋翻修經驗的設計師或統包,才能處理老屋結構問題
✔️ 預算留彈性,老屋最常遇到拆除後才發現更多隱藏問題
✔️ 施工完要驗收防水、漏水、電線容量,後面入住更安心
✅ 結語
舊屋翻修最怕的就是做一半才發現預算大爆炸,或是鄰居吵到翻臉,
前期管線一定要重拉、噪音要顧好、鄰居要溝通到位,
這樣住進新翻修的老宅才真正舒適又安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