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裝潢前一定要先準備?
買完房屋後,接下來就是「裝潢」這件大事。
若沒有先做好功課,常見問題是:
✅ 預算超支
✅ 跟設計公司溝通不良
✅ 合約內容模糊,後期爭議多
事前準備做得好,裝潢才能省錢、省時、省心。
✅ 1️⃣ 預算怎麼抓?怎麼分配?
📌 裝潢預算通常建議抓 總房價的 10%–20% 為參考,依房屋新舊、坪數大小、風格複雜度而異。
大致可分成:
-
設計費(5%–10%)
-
工程費(50%–70%)
-
家具、家電(20%–30%)
-
備用金(5%)因應追加或突發狀況
小提醒
若是老屋翻新,要預留更多水電管線更新、結構補強的預算。
✅ 2️⃣ 要找誰幫忙設計?
📌 有 3 種主要方式:
1️⃣ 找設計公司(室內設計師)
👉 適合預算充裕、有設計需求、要有專人統籌管控的買家。
2️⃣ 找統包(包工頭)
👉 適合格局簡單、不需要特殊設計但要省錢的裝潢。
3️⃣ 自己找工班
👉 預算有限、對裝潢流程熟悉者可嘗試,但需自行控管工序、材料進度。
✅ 3️⃣ 找設計公司前要做什麼?
✔️ 先整理自己的需求:風格、機能、家庭成員習慣
✔️ 上網看作品集,挑選風格一致的設計公司
✔️ 詢問估價前先看作品、比較至少 2–3 家
✔️ 有條件可實際參觀正在施工的案場
✅ 4️⃣ 裝潢合約一定要注意什麼?
裝潢糾紛多半源自「合約沒寫清楚」。合約至少要寫明:
✅ 工程項目明細(材料、品牌、數量)
✅ 付款方式與分期(開工款、中期款、完工款)
✅ 工期與逾期罰則
✅ 追加或變更如何計算
✅ 保固範圍與年限
✅ 施工缺失處理流程
✅ 5️⃣ 裝潢前的小提醒
✔️ 事前多看實例、多跟設計師溝通想法
✔️ 預算不要抓太剛好,一定要預留機動金
✔️ 若有貸款壓力,可將部分家具家電費用留到入住後分期購買
✔️ 與家人充分討論,避免施工中臨時變動
✅ 結語
裝潢是一件燒錢又花心力的大工程,
前期若規劃完善、找對設計師或工班、簽好合約,
才能省下後期無謂支出,住進理想的新家才是真正的幸福感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