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不動產共有?
所謂不動產共有,是指同一筆房屋或土地,同時由兩人以上共同擁有。
最常見的情況包括:
✅ 家族繼承留下的老房子、老土地
✅ 夫妻、親友共同購屋
✅ 投資分戶但產權未分割
✅ 共有產權的類型
台灣不動產共有主要分成兩種:
1️⃣ 按份共有
👉 各共有人的持分比例明確(例如兄弟姐妹各 1/3)。
👉 可自由處分自己的持分,但需通知其他共有權人。
2️⃣ 公同共有
👉 不分持分(例如夫妻婚後購置房產登記為公同共有),不得單獨處分。
✅ 不動產共有的常見問題
📌 1. 處分不易
共有人若意見不合,無法單獨出售整棟房子或土地,只能出售自己的持分。
📌 2. 產權糾紛多
若共有人中有人失聯、不同意出售,會導致房屋難以買賣、貸款或重建。
📌 3. 稅務與費用分攤
房屋稅、地價稅等稅費需按持分比例分攤,有人不繳也可能影響其他人。
✅ 不動產共有如何處理?4 大方法
🔑 1. 協議分割
若共有人同意,可透過協議將房地實際分割、重新辦理產權登記,讓產權單純化。
👉 例如老宅一塊地原本三兄弟共有,可約定誰持有哪塊,分開登記。
🔑 2. 出售持分
若無法協議分割,可選擇出售自己名下持分。
不過要注意:
-
一般市場上買家不愛買單一持分,價格可能大幅折價。
-
出售時,其他共有人有優先承購權。
🔑 3. 提起共有物分割訴訟
若共有人無法協議,可向法院提起 共有物分割訴訟,由法院強制裁定分割或拍賣分配價金。
🔑 4. 轉為單獨持有
常見做法是家族內部由某一人買下其他人的持分,產權過戶後轉為單獨所有。
若牽涉親屬,仍須留意是否涉及贈與稅。
✅ 不動產共有常見法律觀念
✔️ 優先承購權
若共有人出售持分,其他共有人有權以同樣條件優先購買。
✔️ 無償使用爭議
若有人獨自使用共有房屋,其他共有人可主張應分攤合理使用補償。
✔️ 繼承或離婚影響
繼承人加入後產權更分散,離婚也可能產生新共有關係。
✅ 結語
不動產共有看似方便,但若未事先協議好分割或處理方式,往往成為家庭糾紛根源。
建議屋主可先與共有人討論未來使用與處分計畫,有需要時也可諮詢專業房仲、律師或地政士協助處理,才能避免爭議,保障權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