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屋是買房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,許多人第一次買房容易「看一間就愛上」,但為了避免後悔,平均建議至少要看 5~10 間以上,最好跨區、跨屋齡、跨類型多比較,心裡才有基準值,議價也比較有底氣。
📌 怎麼安排看屋才有效率?
🔍 1️⃣ 先縮小範圍
不要一開始就到處看,先確認:
-
想住的區域(生活圈、交通、學區)。
-
可接受的屋齡(新成屋、預售屋、老屋各有利弊)。
-
預算範圍(含自備款、貸款條件、裝潢預算)。
🔑 2️⃣ 同區物件一次看多間
請仲介安排同一地點、類似屋況的物件排在同一天看,方便一次比較格局、屋況、樓層、價位差異。
🗂 3️⃣ 做紀錄很重要
看了太多間很容易混淆,務必:
-
拍照記錄房屋外觀、室內空間。
-
用筆記或表格列出每一間的優缺點。
-
可用打分數的方式,方便之後比較。
📌 看屋時一定要看什麼?
🕵️♂️ 1️⃣ 採光與通風
白天看屋最好挑自然光充足時段,觀察是否有遮蔽、房間是否通風,避免潮濕悶熱。
📐 2️⃣ 格局動線
留意房間配置是否方正、是否有走道浪費空間、浴室廚房配置是否合理,後續使用更舒適。
💧 3️⃣ 屋況細節
重點看:
-
天花板、牆面是否有漏水、壁癌跡象。
-
水電管線是否老舊、插座數量是否足夠。
-
廚房、衛浴排水順暢度,有無異味。
🏢 4️⃣ 社區環境與鄰居
除了室內,也要走一圈:
-
公設空間是否乾淨、安全。
-
管理費與管理員服務狀況。
-
鄰居素質、樓層隔音、垃圾處理方便性。
🚗 5️⃣ 周邊生活機能
從房子走路到捷運、公車站、超商、菜市場、學校,親自體驗一次交通動線與生活便利度。
📌 看完怎麼比較?
💰 1️⃣ 查實價登錄
看完後,請仲介提供附近類似物件的實價登錄與成交歷史,避免買貴。
💬 2️⃣ 了解議價空間
好的仲介會協助你評估屋主心態、議價彈性,並提醒是否還有急售或其他物件可比較。
🔍 3️⃣ 二次複看很重要
若真的有意願出價,務必安排二次複看:
-
建議找家人或朋友陪同,多一雙眼睛更仔細。
-
不同時間再看一次(如白天/晚上)體驗噪音、採光是否有差異。
-
若有需要,請驗屋師先初步檢查結構與管線。
📌 加碼 Tips:看屋心態小提醒
✔ 不要被樣品屋或家具吸引,要看格局與採光本質是否符合需求。
✔ 不怕多看,多比較後,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,出價也更有談判籌碼。
✔ 若遇到心儀物件,別拖太久,避免猶豫時被他人搶先出價。
✔ 保留每次看屋後的紀錄與聯繫方式,有需要時可快速回頭聯繫。
🏡 小結
看屋,是買房最不能省略也不能急的步驟!
多看、多比較、多詢問,才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