📌 預售屋是什麼?
預售屋,顧名思義就是**「先買後蓋」**。
買方在房子尚未蓋好時,就先看建商提供的樣品屋、平面圖與規劃書,確定要購買後先簽約付訂,隨著工程進度再分期付款,等到建築物完工後才驗屋交屋。
因為可分期付款、總價相對可控、設計彈性大,所以預售屋常吸引首購族或年輕家庭,但也因為施工期長,需要特別注意建商品牌與履約保障。
📌 預售屋購買流程
以下是一般購買預售屋的基本步驟:
1️⃣ 看樣品屋與說明會
到建案現場參觀樣品屋、洽詢銷售人員,了解基地位置、格局、建材、付款方式與合約內容。
2️⃣ 簽斡旋書或直接簽約付訂金
若確定想購買,通常會先簽斡旋書表達購屋意願,或直接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並支付訂金,鎖定戶別。
3️⃣ 依工程進度付款(工程款)
預售屋多採「分期付款」,買方需依照工程進度繳付款項,像是開工款、結構完成款、封頂款等。
4️⃣ 完工後驗屋
房子完工後,買方須親自或請驗屋公司陪同驗屋,確認屋況是否與圖面、合約約定一致,若有瑕疵可要求修繕。
5️⃣ 辦理房貸與交屋
取得使用執照後,申請銀行房貸撥款,付清尾款,完成產權移轉及點交,正式入住。
📌 成屋購買流程
相較於預售屋,成屋就是「看得到、摸得到」,房子已經完工,買方可以直接看實際屋況。
成屋買賣流程相對單純、時間較短:
1️⃣ 斡旋 → 簽約 → 申貸 → 過戶 → 點交 → 交屋
流程緊湊,通常 1~2 個月內可完成。
2️⃣ 款項多在簽約或交屋時一次到位
大部分成屋買賣會在簽約時支付頭期款,並於過戶前辦理貸款與尾款交付,過戶完成即可入住。
📌 預售屋 VS 成屋:3 大差異
|
項目 |
預售屋 |
成屋 |
|---|---|---|
|
交易時間 |
通常需等待 1~3 年完工 |
立即可入住 |
|
付款方式 |
依工程進度分期付款 |
款項多在簽約或交屋時一次支付 |
|
看屋方式 |
參考樣品屋、平面圖 |
實際看現況屋況 |
📌 買預售屋要注意什麼?
雖然預售屋有彈性、分期壓力較小,但也存在風險,購買時務必注意:
✅ 1️⃣ 建商信譽很重要
施工期長,需慎選具良好口碑、資金穩健、有履約保證機制的建商,避免「爛尾樓」或工程延宕。
✅ 2️⃣ 驗屋階段很關鍵
預售屋最怕屋況與圖面不符,驗屋時可找第三方驗屋公司協助,發現瑕疵要在保固期內儘速修繕。
✅ 3️⃣ 履約保證不可少
預售屋通常金額龐大、付款期拉長,應盡量選擇採取履約保證制度,由銀行或代書託管款項,確保每一筆款項支付都與工程進度相符,降低買方風險。
✅ 4️⃣ 了解違約條款
預售屋簽約時,務必看清楚若買方無法如期付款、貸款未核准,或建商未按期完工等情況時,合約怎麼處理、責任如何歸屬。
✅ 5️⃣ 保留所有書面紀錄
包含付款收據、驗屋報告、合約附件、平面配置圖等,都要留存完整,以備未來維權或糾紛時使用。
📌 小結
不論是預售屋還是成屋,各有優缺點:
-
想分期付款、彈性規劃空間可考慮預售屋。
-
想快速入住、屋況可見則適合成屋。
最重要的是 選擇可信賴的仲介與建商、簽訂清楚的契約、妥善保留文件,才能讓購屋過程順利安心,買到理想中的好房子!🏠✨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