🔍 為何要使用房地合一所得稅?
-
避免炒房,讓稅制公平
-
過去僅課土地增值稅,房屋增值不課稅,導致炒房歪風。
-
房地合一稅讓房屋與土地利得一起課稅,杜絕短期炒作。
-
-
實價課稅,杜絕低報
-
依據實際交易價格計算利得,不再可藉由低報售價逃稅。
-
-
鼓勵自用與長期持有
-
自用住宅持有6年以上,可享10%優惠稅率與免稅額。
-
一般交易持有年數越久,適用稅率越低。
-
🕒 什麼時候會使用到房地合一稅?
使用情境 |
是否適用 |
---|---|
出售自有房地產 |
✅ 是 |
預售屋紅單轉售 |
✅ 是(2021後納入) |
繼承或贈與取得後出售 |
✅ 是(持有期接續原取得人) |
只賣土地(無建物) |
❌ 否(課土地增值稅) |
都更、重劃分回後出售 |
✅ 是(新制納入) |
⚠️ 注意:即便沒賺錢,也必須申報房地合一稅。
✅ 一、課稅對象
只要你是 出售房屋與其坐落土地(一起出售),並且有賺錢,就會列入「房地合一稅」課稅。
✅ 二、稅率(2021年7月1日起適用)
賣方身份 |
持有期間 |
稅率 |
---|---|---|
個人 |
不滿2年 |
45% |
個人 |
2年~5年 |
35% |
個人 |
5年~10年 |
20% |
個人 |
滿10年 |
15% |
公司 |
不論持有多久 |
45% |
✅ 三、計算公式
🧮 應納稅額 = (成交價-成本-費用-免稅額)× 稅率
說明:
-
成交價:買方實際支付的總價(含房與地)
-
成本:原購買價格 + 改建費用 + 營業稅 + 土地增值稅 + 其他相關支出(需有單據)
-
費用:仲介費、代書費、廣告費等(需有憑證)
-
免稅額:若符合自住房屋出售條件,有400萬元免稅額(限1次)
✅ 四、實例說明
📌 情境:
-
2019年買入房屋+土地總價為 1,000 萬元
-
2024年以 1,800 萬元售出(持有5年)
-
成本費用加總為 1,200 萬元
-
非自用住宅
📌 計算:
-
利得:1,800萬 - 1,200萬 = 600萬
-
稅率:20%(持有5年)
-
應納稅額:600萬 × 20% = 120萬元
✅ 五、補充事項
-
不能適用舊制:只要是2016年1月1日後取得的房地,就適用房地合一制。
-
預售屋也納入課稅。
-
繼承/贈與取得者:計算持有期間要從原始取得者的時間開始算。
-
土地增值稅仍須繳,但可列為成本抵減所得額。